您的位置:首页>代表委员

代表委员关注 | 倾听“花”开的声音(一)——代表委员视察云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时间:2021-06-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既是诗人海子笔下的名句,也是大理市海东镇昆药文笔希望小学的实景。6月22日,云南省检察院邀请27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来到大理,视察了解云南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位于海东镇的文笔小学,他们正式开启了为期3天的深入调研。

  第一天

  站点一

  文笔小学

  大理海东文笔村是一个白族聚居村落,也是大理市检察院的挂钩扶贫点,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风景如画,但在过去却是一个贫困村。随着环海公路的修建,文笔村逐步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2013年建设的文笔小学,是大理市检察院开展检校共建、法治扶贫的学校,该校106名学生,均为文笔村的白族学生。

  “我们在宣传‘一号检察建议’的过程中发现,乡镇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防性侵、防欺凌的法治意识和自护意识薄弱,但宣传教育却没跟上。”大理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介绍,“我们用白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大本曲’的形式开展宣传,将预防性侵、预防校园欺凌等内容用白族语言进行创作,让‘非遗’走进校园,让法治走进学生心中。”

  视察中,代表委员们专注地观看了由当地检察官创作并和学生共同表演的校园防性侵操,对这一新颖的宣传形式频频点赞。他们表示,这种形式让法治宣传与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让爱党爱国和爱家乡的感情相融合,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润物细无声地建立起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了法治精神。

  站点二

  未成年人法治实践基地

  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的璞真扎染坊,有一个特别的基地——未成年人法治实践基地,这是大理市检察院和璞真扎染博物馆于2020年合作成立的。此次视察中,代表委员们来到该基地,与未成年人代表共同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

  “你们是基于什么原因考虑,设立了这一实践基地呢?”视察中,全国政协委员资艳萍问道。

  “在开展法治讲座时,让孩子们学习扎染的制作,让他们‘知家乡、爱故土、懂非遗、传文化’,同时将大理的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引入未成年人,融入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这是我们建立实践基地的初衷。”未检检察官介绍,“同时,对于部分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相对不起诉或是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让他们来这里参加诗歌朗诵、读书心得交流、党史学习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让想学习技能的未成年人学习扎染技能,让他们感受劳动的不易,提升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也是该基地的一个重要职能。”

  “法治教育宣讲了,民族文化传承了,这真是一举两得!”资艳萍表示。

  接下来的几天

  代表委员和特约检察员们

  将带着期待和思考

  继续他们的行程

  对检察工作进行监督

  为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Copyright©2011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地址:昆明市滇池路1409号 邮编:650228 服务电话:0871-64993999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