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基层风采

“123”工作模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装上“加速器”

时间:2021-10-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办理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
  会签两份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
  共建三个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基地
  这是近年来永平县检察院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立足实际
  开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123”工作模式
  一起来看看吧!
  办理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
  2020年1月至今,永平县检察院共办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60件。其中,办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24件34人,涉及盗伐、滥伐林木,采伐、运输、收购、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等案件类型;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8件12人,挽回和追偿补植复绿、生态资源损失等生物多样性修复资金40447元;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28件,涉及国有林保护、废弃矿渣处置、河道治理、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通过“刑事检察+公益诉讼+行政执法”相衔接的方式,进一步筑牢了永平县的生态屏障,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会签两份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
  结合近年来所办理的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情况,永平县检察院分析全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弱项和短板,与县林业和草原局、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等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协商沟通,就发挥各自优势、整合部门资源、形成保护合力等方面统一思想,达成了共识,草拟会签了两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确定了联络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装上了“加速器”。
  共建三个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管部门的工作协调和联动,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司法执法合力,永平县检察院与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永平县林业和草原局在金光寺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亮洞丫口管护站、水泄乡狮子窝村大河沟古树茶文化展示中心、博南古道博物馆共建了三个公益诉讼保护基地。
  通过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切实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古茶树、古梅树保护工作力度,合力打造永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品牌,共同守护好永平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Copyright©2011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地址:昆明市滇池路1409号 邮编:650228 服务电话:0871-64993999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