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文学园地

我与检察缘

时间:2019-05-1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编者按:
  “时光倾吐芳华,岁月如墨留香”,30年从黑发到白头,他为检察事业付出了全部青春,正因为他的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检徽才得以熠熠生辉。本期“云检文苑”专栏,通过“老检察人”柏利民的故事,追寻检察印记,传承检察精神。
  从检30年,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检察”,写得最多的两个字也是“检察”。检察已然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8年8月,我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分配到云南省检察院玉溪分院(现云南省玉溪市检察院)工作,由此开启了我与检察的情缘之旅。我先后从事过刑事检察、民事行政检察、法律政策研究、公诉、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从检30年,我总是以一种近乎苛刻的态度对待自己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写作的每一篇文章、完成的每一项任务,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锱铢必较”、殚精竭力;从检30年,我由一个优秀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国家公诉人、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我与检察共成长,我为检察添光彩。30年很短,在岁月的长河中转瞬即逝;30年很长,留下了一长串艰辛探索的足迹。
  从优秀大学生成长为优秀国家公诉人
  从检30年,最令我魂牵梦萦、难舍难分的还是公诉工作。因为公诉工作最能体现检察官的品质,代表检察官的素养,是检察机关的重要窗口。我甚至偏执地认为,没干过公诉,不算是一名真正的检察官。如同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地、干部要办公一样,公诉人就是要办案,不办案就失去公诉人的价值。而每一宗案件,都直接关系到一个或几个活生生的人,关系到他们的自由、财产甚至生命,一个微不足道的过失,就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一家人的幸福。所以,公诉工作就是要不断追求完美——这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热情、责任、胆识。我的工作理念是:求公诉之真,务公正之实,保公平之基;我的工作目标是:办精品案,出精品庭,写精品法律文书。
  从事公诉工作13年来,我主办各类刑事案件100余件,审核和主持讨论疑难复杂案件1300余件,其中办理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有重大影响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公诉了一批职务犯罪大要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如中央领导批示的师某某等56人拐卖215名婴儿案、金某某等61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钟某某等21人特大非法生产制毒物品案、全国影响较大的宋某某“灭门案”、全省轰动一时的魏某某等4人贪污无罪抗诉案等。从提讯犯罪嫌疑人、调查取证、复验现场到出庭公诉、执行死刑临场监督,从办公室、看守所到法庭、刑场,通过一宗宗案件的办理,在与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的较量中,我逐渐由胆怯走向自信,由慌乱走向沉稳。
  2006年11月,我在“第三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评选”中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提名奖”;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我主办的魏某某等4人贪污无罪抗诉案,先后被云南省检察院、最高检评为“全省十大优秀诉讼监督案件”“全国百优诉讼监督案件”;2010年3月,我因在办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案件中实绩突出,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系全省检察系统唯一一名个人;2010年10月,我入选最高检办理全国有重大影响案件优秀公诉人才库;2012年5月,我带领的公诉团队被最高检授予“全国优秀公诉团队”称号,成为全国100个“全国优秀公诉团队”之一,系全省检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级院公诉处。
  公诉工作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有成就感,你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大。公诉工作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把对法律的爱好内化为对一个职业的毕生热爱和执着追求。
  从检察调研“门外汉”成长为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
  我始终认为,调查研究是总结的最好方式,是提高业务能力的必要途径,要把学习当工作,在学习中推动工作,在工作中深化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这样才能让自己知识不老化、思想不僵化、能力不退化。
  从检30年,我调研不断、思考不停、笔耕不辍、成果丰硕。我率先在全省地市级检察机关中创办了第一本内刊《玉溪检察》,开辟检察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园地,为全市检察机关培养了一大批检察理论研究和调研人才;出版个人法律和文学专著两部——《公诉意见书写作与优秀范例研究》《有一种青春叫检察》(均为中国检察出版社,共计48.2万字),广受好评;在国家省市级刊物、新媒体上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142篇,获国家省市级奖37篇次,其中14篇论文入选全国性检察理论研讨会,5篇论文入选最高检业务指导用书,4项成果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我成了全省检察系统发表论文最多并获奖最多的检察官之一,我的一些文章在检察系统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2007年5月、2010年4月和2016年6月,我先后3次获得“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全国检察调研骨干人才”称号,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调研人才库,系云南省检察系统唯一一人。
  立足司法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办案实践上升到理论思考,再以理论成果指导办案,这就是我一直在调研写作的道路上辛勤耕耘、奋力前行的初心和本心。
  作为一名检察官,苏力的那句著名考问“什么是你的贡献”时常会在脑海想起。我想,除了办好每一个案件,完成好每一项执法任务,这些文章和成果就是我作为一名检察官对检察事业作出的探索贡献,也是我最大的精神家园。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玉溪市检察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而且在全国检察系统也有一定的声誉,2016年1月,最高检将“检察理论实证研究联系点”授予玉溪市检察院,系全省唯一一家。
  从检察新人成长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成为一名专家型、学者型检察官是我最大的职业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从办理的每一个案件、参与的每一次司法活动、撰写的每一篇文章做起,白天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办案、工作,晚上或者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写论文,让积累成为习惯,让思考变成自觉,苦到不能再苦,勤奋到令自己感动。
  从检22年,这一梦想终于变为现实。2010年11月,我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称号。此后,我又相继被云南省检察院等授予或聘为云南省检察机关公诉工作咨询专家、云南省检察业务专家、云南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刑事法律专业研究小组成员、玉溪市协调案件专家咨询组成员、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咨询专家、玉溪市纪委监委咨询专家等,成为一个集国家省市区四级于一身的专家。
  在专家任内的8年时间里,我发挥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参与全省、全市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重大检察业务问题的论证研究,为将案件办成铁案提供法理支撑和法律适用支持,为司法规范化建设和地方立法建言献策。共参与论证研究、指导办理全国、全省、全市有重大影响案件180余件,如湄公河惨案,李某某、蔡某某等34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犯罪集团案,44人的“5·29”专案等;参与起草制定、论证修改全省、全市检察机关规范性文件和玉溪地方立法条例20件。此外,我还先后多次受邀为各类检察业务竞赛、论文征文、优秀法律文书评选等担任评委、考官或讲授辅导。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挑战我都全力以赴。
  从参赛选手成长为“金牌教练”
  公诉是检察机关核心的标志性的职能,公诉理念、公诉精神、公诉技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公诉人口口相传、手手相教、心心相授,公诉人才的培养需要持续接力而又刻不容缓。
  从2002年起,我连续以教练兼领队的身份,集训并带队参加了从首届迄今的4届全省十佳公诉人比赛,所带的12名队员中,10人荣获全省十佳公诉人、公诉业务标兵或优秀公诉人称号,我也赢得了“金牌教练”的美誉。2006年11月,我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评选”,未能实现“国优”的目标,但心中的梦想并未从此熄灭,为云南培养一名全国十佳公诉人成为我最大的心愿。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之人。2013年和2016年,我连续两届被云南省检察院抽调担任“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第六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云南公诉代表队的总教练和教练,云南公诉代表队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1名全国十佳公诉人、4名全国优秀公诉人、1名全国优秀公诉人提名奖、1个最佳论辩奖和2个优秀论辩奖的优异成绩。特别是2013年我担任“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云南公诉队的总教练,克服了家有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的87岁的老母亲需要照料等困难,经受了集训期间先后有包括岳父在内的4位亲人和亲戚病故的考验,全身心投入教练工作,云南公诉代表队取得了1名全国十佳、1名全国优秀、1名全国优秀提名、1个最佳论辩奖和1个优秀论辩奖的历史最好成绩。
  16年、16名全国、全省十佳公诉人、优秀公诉人或者公诉业务标兵、公诉业务能手(含未检业务能手1名)、两届“大满贯”、30个奖项,这一连串的数字为我的检察职业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所带出的16名全国、全省优秀公诉人,有的考入了上一级检察院,有的被提拔任用,有的走进CCTV为全国观众说案讲法。
  除了培养和打造优秀公诉人才外,作为“金牌教练”,我还先后帮助民行、执检部门,打造了2名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优秀办案人、1名全国未检业务能手、1名全省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标兵、3名全省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不辞辛劳又不遗余力。
  从检察新兵成长为优秀“检察教官”
  检察事业需要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从1993年起,我兼职担任检察教官迄今已25年。先后为全省检察系统等授课50余场次,讲授课程或专题26门(个),听课人数达5200余人次。所教授的检察人员中,有父母子女两代检察人,也有夫妻、姐妹一代年轻检察官。
  每一次授课,我都精心准备、认真讲解,注意与听讲人员互动交流、碰撞智慧,受到学员欢迎。2012年12月和2013年4月,我讲授的《刑诉法修改与检察工作》先后被云南省检察院、最高检评为“全省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提名课程”。2015年7月,我入选云南省检察教育培训师资库师资,并被聘任为云南省检察院首批检察教官。“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我兼职担任检察教官25年的最大心语。
  检察,一个让人燃烧激情的职业,一个让人领悟责任和担当的职业,一个可以激发创造力的职业,一个让人倍感存在感和人生价值的职业,一个让人从业越久爱之越深的职业。从检30年,我有幸经历了检察机关从恢复重建、发展壮大到部分职能转化和人员转隶、开启新征程的历程,也经历了我国法治建设从不完备不规范到不断完善成熟的进程。我最大的体会是,要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检察事业甚至中国法治伟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获得双赢共赢多赢的结果。入行的时候,我只是很朴素地想着要把工作做好,后来,我把检察事业看作中国法治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把她的发展看作我奋斗的理想,因为我深感法律的光辉将越来越多地给普通人以温暖。我热爱这个事业,就像农民一样,默默辛勤地耕耘着这块土地。
Copyright©2011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地址:昆明市滇池路1409号 邮编:650228 服务电话:0871-64993999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