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苑

燮和万载 寿保千春

时间:2023-02-2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元朝诗人元好问的这首《春宴》词,通过对早春美景浓墨重彩的描写,表达了人们迎接春天的喜悦之情,春盘、春燕、春风、春酝、春宴、春歌,一派春的气息弥漫大地,令人沉醉。词中的“春盘”是春天的美食,又称春卷或春饼。

据《礼记·月令》载,自先秦时期,天子于立春时节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隋代《玉烛宝典》载:“立春多在此月之初,俗间悉剪彩为燕子,置之檐楹,以戴,帖宜春之字。”唐代文人张九龄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中有“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晚唐韦庄《立春》诗有“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之句;日本正仓院收藏有一件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罗底金字的春帖实物,在浅碧罗之上,粘有金箔,剪彩成16字云:“令节佳辰,福庆惟新;燮和万载,寿保千春。”以上种种均描写了人们喜迎春神的场景。在古人的生活里,每一年的希望与诉求都寄托在春天的启动中。

宋代迎春祭礼中还有“立春幡”,女子巧手下的绸缎、花纸、彩色丝绢,裁剪出禽鸟、双燕、虫蝶、花卉、金钱等多种形状,称为“彩胜”“春胜”;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所咏“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精彩再现了人们对春神的顶礼膜拜。

立春之日食生菜,至晚是东汉时的节俗,白居易《六年立春日人日作》有“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之诗句,南宋范成大在《朝中措》中也述“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所以,立春吃春饼是华夏民族的一种古老风俗。食“五辛盘”是魏晋以来就有的风尚,“五辛盘”即“春盘”,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是古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道冷菜,类似于现在春节餐桌上的素菜冷拼盘。隋唐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

宋代宫廷里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置万钱。”明清时期,春盘演变成为春卷,不仅民间,皇宫内也对其情有独钟,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了清朝,乾隆甚至下诏将春卷收录在清朝的满汉全席128道菜点之中,春卷是重点的9道点心之一。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图的是吉祥如意,消灾去难。

最早的春饼是与合菜盛放在一个盘里的,合菜是将韭黄、肉丝、粉丝、豆芽菜、嫩菠菜混炒的一种菜肴。唐代《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安史之乱后,杜甫困居夔州,时值立春,忆起当年在长安和洛阳过立春的欢乐情景,挥毫写下《立春》一首:“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自古至今,在踏春赏景的多个美味时蔬里,影响最为深广的节令时蔬,当推春卷这款吃食。人们在踏青悠游之时,品尝春卷焦酥的外皮和包裹着的时令野蔬,那便是“品尝到了春天的味道”,可谓“春到人间一卷之”。而且,以“中国春卷”为翘楚的环球列国特色小吃,登上了第83届奥斯卡颁奖晚宴的国际化菜单;甚至,一位客居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华侨范岁久先生,倚仗一个小小的春卷享誉当地并进而走向世界,被誉为“欧洲春卷大王”……

在浙江温州,立春日讲究烧食春茶,俗称“煨春”。早些年间曾用朱栾(即西柚)碎切,杂以白豆或黑豆,放在茶中食饮,后来改用红豆、红枣、柑橘、桂花、红糖合煮,煨得烂熟,先敬家中祖先,然后家人分食。当地方言,“豆”与“大”同音,“桂”与“贵”同音,因此吃了春茶,可以大吉大利、富贵吉祥。

广西侗族人民视立春为春牛节日。这天晚饭之后,寨里的劳动好手和能歌善舞者组成“送春牛”的队伍。两个小伙子扮演“春牛”,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挨家挨户“送春牛”。“春牛”是吉祥幸福的象征,“送春牛”表示把丰收和幸福送给各家各户。被送的人家要放鞭炮迎接,并献上香茶、红糖、粑粑等。有的“送春牛”队伍,在本寨活动后,还要到邻村走访。送完“春牛”,大家聚在一起举行春牛舞会,欢歌跳舞,通宵达旦。

唱响《跑马溜溜的山上》的天府之国——康定,亦有“打春牛”的悠久礼俗。“打春牛”,亦名“鞭春仪”,在响彻云霄的锣鼓声、鞭炮声中,身穿彩色戏服的壮汉牵牛,健妇掌犁,夸张俏皮地边“耕”边舞,将春耕表演得活灵活现,笑声四起,一派春天的气象。

其实,始自周代的立春“出土牛以送寒气”的习俗传到两汉,便逐渐演变为鞭春牛以劝农耕、祈祷丰年的习俗;宋代以降,立春鞭春牛渐渐成为朝野重要的民俗仪式。杨万里的《观小儿戏打春牛》生动地记述了立春之日,儿童模仿大人打春牛的游戏场景:“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绿蓑笠青蒻……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春天来了,最好是前往田野提篮采撷,或摘一捧荠菜,或采一束野韭,享受一番乡间生活的乐趣,体验陆放翁“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中意境,那才是零距离地嗅到了春天的味道。正可谓:“聊持一樽酒,共寻千里春。”

作者:解黎晴 来源:检察日报

Copyright©2011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地址:昆明市滇池路1409号 邮编:650228 服务电话:0871-64993999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