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大地,把农民装在心里”
“一位幽默的工程院里的‘年轻人’”
这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有勇
在云南省检察院专题讲座上
给人的最深刻印象
7月22日,云南省检察院召开“省检察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暨‘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同时也是省检察院“云检讲坛”第二讲。讲座由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光辉主持,省检察院党组班子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厅级干部,省院机关全体检察人员齐聚一堂,共同学习。
这位拥有诸多头衔、在农业科学领域贡献杰出的院士不讲专业术语,也不讲高深理论,而是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题,从目标定位与精准发力、科技创新及扶贫路径、科技扶贫实践与成效三个方面,宣讲了中国工程院定点澜沧县进行科技扶贫,不远千里、远赴边疆,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感人故事。
宣讲主题突出,既有思想高度,又结合扶贫工作实践,进一步加深了检察人员对党中央、云南省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大家受益匪浅。
朱有勇的讲座给在座的检察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感受。
01
感受到朱有勇院士平凡而又非凡的事迹
他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到澜沧扶贫的心路历程。略显轻松诙谐的话语,流露出真挚火热的情感,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展现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新中国培养的知识分子, 他展现出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
02
感受到党中央作出脱贫攻坚决策的重大深远意义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朱有勇院士所介绍的驻村扶贫工作变化是全国千千万万个乡村脱贫致富的缩影。以云南实际扶贫工作来看,脱贫成绩也是十分显著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大家充分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和伟大。
03
感受到与先进典型在思想和工作上的差距
朱有勇院士被大家称为“农民院士”,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同时,也把论文写到人民心中。更是把党的关怀和党的宗旨写到边疆民族群众的心中。
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面对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要从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向先进典型对标对表,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努力把公平正义写进人民心中,为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聆听模范事迹,在场的检察人深刻体会到朱有勇院士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情怀。通过本次活动,必将激励广大检察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投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