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恰逢“教师节”,云南省检察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老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部门的专家,检察官和工伤认定部门的专家共聚一堂,以咨询、座谈的方式研讨近年来行政检察案件中涉及工伤认定方面的疑难复杂争议较大的问题。
会上,省、市两级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的检察官们就近年来工伤认定行政检察案件的频发性、疑难性、新型性等做了详细介绍,并从在办的一起工伤认定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切入,对个案中延伸出的类案问题进行了详细咨询。
与会的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李冬梅等6位专家就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与来源、《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中“视同工伤”、“24小时应急待命、工作地点和休息地点混同、脱贫攻坚涉及的工伤认定”等疑难问题作了重点解读。
检察官们通过借外脑、寻良策,如获至宝,享受了一场工伤认定的知识盛宴,充分领悟了在工伤认定行政检察案件中要紧扣时间标准、空间标准、工作原因标准,运用法治思维,办理此类案件。
云南省检察院第七检察部负责人桂蕾就本次座谈会进行专题小结。
一是继续加强沟通交流
省人社厅与省检察院曾在农民工讨薪等活动中进行深度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省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将积极借助行政执法专家外脑智慧,加强执法、司法情况的沟通交流,推进支持与合作。
二是共同促进法律适用的统一
进一步研究工伤认定案件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减少和消除认识分歧,促进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三是加强行政检察监督
助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的功能作用,进一步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