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图片

文明好家风 | 杨蒙溪,以执着坚守树立家庭榜样

时间:2020-09-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走近“最美家庭”
 
  展现文明家风
 
  聆听榜样故事
 
  感受检察风采
 
  今天,我们走近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杨蒙溪的家庭,一同倾听她与家人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关键词:拼搏、负责、无私、榜样
 
  从检27年,杨蒙溪先后在三级检察机关从事批捕、公诉、反贪局、反渎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处和职务犯罪检察部工作;在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帮助下,她先后荣获了“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铁路运输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全国铁路检察机关业务人才”“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云南省优秀公诉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被聘为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教官、云南省未检工作咨询专家、云南省首届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委员。
 
  忠诚岗位  拼搏奉献
 
  对党忠诚、对检察事业高度负责是她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主动承担全国敏感案件、省内重特大案件、各类疑难复杂案件成为她的日常。
 
  作为省检察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案件指导组的副组长,她迅速掌握全省“扫黑除恶”案件动态,强化对下指导,对重大案件进行研究论证,认真撰写《涉黑涉恶案件办理检察实务探析》课件到昭通、德宏等地州指导授课;
 
  她主动承担全省“保护伞”案件的认定和核实工作,认真落实高检院“一个不放过,一个不凑数”的政治要求;面对全国关注的孙小果职务犯罪系列专案,从提前介入、审查起诉到案件判决,全程跟踪指导、论证协调,她顶住压力、攻坚克难,圆满地完成了办案任务,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作出了积极贡献。
 
  工匠精神,倾心付出
 
  “没有人比杨蒙溪更认真”,这是广大干警对杨蒙溪的称赞和评价,大家都把她当成学习的榜样。工作上求极致、程序上求规范,是她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
 
  在办理一起运输毒品案件中,案卷材料显示嫌疑人已满16周岁,杨蒙溪本可以直接采信,但因为年龄认定对罪与非罪至关重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到底的态度,她马不停蹄跑到边远的乡镇中学、村委会、边防派出所等地,找到其亲友长辈、同学师长,核实发现该女孩的真实年龄不满16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沟通,终于在中考的当天,释放了不应当羁押的孩子,孩子父母送来锦旗,流着泪说:“谢谢检察官给孩子重生的机会,我们一定会好好管教她,让她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正是这样求极致的认真,把专注的工匠精神体现在每一个诉讼环节,使她27年来个人承办和审批1500余件案件都做到了不偏不倚,公正执法,所办案件无一错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针对我省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的情况,她在预防犯罪、保护被害未成年人等方面积极探索,被誉为“有牛劲的未检妈妈”;为化解社会矛盾,她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及时解答并提供帮助,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感激。
 
  执着坚守,无私忘我
 
  “独自忍受黑暗的威胁,为他人换取法治的阳光,以柔弱的手举起了正义之剑,把纯净的司法之泉捧给百姓,更涤清了一名优秀检察官对法律的坚定信仰”,这是“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
 
  杨蒙溪的左眼患视神经萎缩,目前医疗水平尚无法治愈,本不允许过度用眼,但作为公诉人的她需要长时间看卷宗、用电脑,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她仅有0.1视力的左眼持续恶化,并影响到右眼,她的母亲苦口婆心劝她换个工作,可她总是乐观地笑着说“左眼虽然有可能失明,但我还有右眼,不会影响到工作,更何况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与其痛苦的等待黑暗,不如为了我所挚爱的事业,为了一路上帮助过我的人,尽一份心力。”
 
  她就是这样乐观向上,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检察日报》盘点年度“令人回味的检察‘最’人物”,杨蒙溪以“最不容易的全国优秀”人物标签上榜。
 
  孝老爱亲,真诚待人
 
  杨蒙溪与爱人相识于工作之初的铁路沿线小站,经过七年的爱情长跑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生活中,她孝老爱亲,待人真诚,为人踏实,知感恩、善珍惜、懂进退,不仅夫妻和睦、父母放心、婆媳关系融洽,也赢得了亲戚朋友的喜爱和尊重。
 
  由于工作调整,她与丈夫有近八年时间两地分居,为了使在铁路沿线站段的丈夫安心工作,她在完成好工作的同时默默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晚上要送孩子去上培训班,她就利用午休时间来加班。
 
  她认为一个明智的母亲,给孩子树立榜样比单纯的陪伴更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环境比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她以自身孝敬长辈、热心助人的日常,潜移默化地培养女儿有爱心、负责任;她以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行为习惯、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在孩子9岁时,她为了备赛全国第四届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先后在昆明、上海参加了近4个月的封闭集训,克服年幼的孩子打来电话哀求:“妈妈,要不你逃跑吧,我实在太想你了”时的伤感,闭门苦读,最终拿着奖牌用实例告诉孩子“用心坚持一定会有胜利,会有收获。”
 
  在女儿14岁生日时,她精心挑选制作淡蓝色印花信笺,充满温情地写下给女儿的家书,字里行间透出妈妈的爱和关心,对女儿成长每一步的耐心引导,至今仍被女儿珍藏着。
 
  女儿在为妈妈自豪的同时,也逐渐克服贪玩、自信不足的缺点,变得努力、乐观、大方,顺利通过中考、高考,进入自己心仪的高中、大学。
 
  她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用心也赢得了丈夫的信任和支持,在她工作繁忙时,丈夫主动承担其大部分的家务,常常用美食犒劳妻女,在她晚上加班时,丈夫就和女儿用饭盒装上她的饭来接她。
 
  她的微信里,不时会晒出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温馨的小家、丈夫“张大厨”“西瓜哥哥”的美食照片......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Copyright©2011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地址:昆明市滇池路1409号 邮编:650228 服务电话:0871-64993999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