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盘龙区东华街道办席子营社区的工作人员将一面写有“温情守‘未’ 以法护航 携手关爱 共护成长 ”的锦旗送至盘龙区检察院,以感谢检察机关在办理困境未成年人小丽(化名)案件中展现的专业力量与司法温情。
2023年4月,未成年少女小丽因受母亲指使参与运送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经查明,小丽患有先天弱视,在父亲和外婆相继离世后,被迫与吸毒母亲同住,最终沦为母亲“以贩养吸”的工具。
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后,盘龙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意识到,小丽既是“涉罪者”,更是原生家庭问题的“受害者”。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同时破解监护缺失、生存保障等现实难题,成为摆在检察机关与街道社区面前的一场“硬仗”。
在街道办筑牢生活保障防线的同时,检察机关立足司法职能,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启动心理疏导专班、组织多部门联席会商……为小丽铺设“重生之路”。经全面审查,检察机关认定小丽犯罪情节轻微且系受母亲胁迫的从犯,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并持续开展定期回访。
启动“一站式”救助机制,织密监管防护网
“孩子的低保金如何管理?”
“监护空窗期生活谁来兜底?”
面对案件暴露的监护困境,盘龙区检察院迅速联动街道办启动“一站式”救助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街道办依法承担临时监护职责,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力量:
资金监管有力度
因小丽系未成年人,为保证其低保金用到实处,街道办在征得其本人及母亲同意后,小丽二代医保卡交由社区代为保管,如小丽需要交纳学费、书费、伙食费、物业费等费用,需向社区提供相应依据后方从低保金内支出,有效保障她的正常学习、生活。
假期托管有温度
暑假期间,街道办联合社区为小丽安排图书管理员岗位,提供每月1000元薪资及免费餐食,既解决其生计问题,又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其重建自信。
日常关爱有精度
街道未成年人保护专员与学校、社工组织建立“日沟通+周探访”机制,动态跟踪小丽思想状态,及时干预心理危机,筑牢安全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