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祭扫
既是对先贤的缅怀
也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
但清明祭祀时用火不慎
则会引发森林火灾
不仅威胁生态安全及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事人还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案情回顾
案例一
2024年4月7日,周某某在上坟烧香时因点香不慎引发森林火灾,火情发生后及时报护林员。经鉴定,森林过火总面积达78.3941公顷,造成临沧市临翔区内139户农户集体的林地损失。
案例二
2023年4月8日,李某某同家人到山林燃烧冥币祭拜祖坟。期间,燃烧的冥币被风吹走而引发了森林火灾。经鉴定,森林过火总面积达42.2598公顷。
临沧市临翔区检察院审查上述两个案件后,分别以周某某、李某某犯失火罪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分别对二人判处七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检察官提醒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严守防火规定,杜绝火源隐患。在森林火灾高发期,请自觉遵守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严禁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森林草原防火区。在祭祀期间,严禁在防火区吸烟、烧纸、焚香、燃烛、野炊、燃放爆竹、焚烧垃圾等;发现火情隐患,请及时拨打12119、110报警;积极学习掌握防火用火常识,养成良好用火习惯。
推动移风易俗,践行文明低碳祭扫。在尊重祭祀习俗的同时,倡导以踏青遥祭、敬献鲜花、悬挂丝带、书写寄语、植树祭扫、清扫墓碑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践行文明、安全的祭祀新风尚。传承中华孝道文化,守护绿色生态家园,让清明更显“气清景明”。
森林是世代传承的生态财富,更是受法律保护的公共利益。让我们以法律为笔,以责任为墨,共同绘画一幅“绿色清明、平安清明、文明清明”的和谐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