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景谷县内发生了
利用景谷县某镇党委书记的头像
主动添加镇内相关人员的微信
后以党委书记的名义
向被害人“借钱”实施诈骗
被害人在万分激动的情况下
又碍于情面
未核实真假
便匆匆将钱转出
近日,景谷县检察院批准逮捕了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帮助的犯罪嫌疑人党某和张某。
犯罪嫌疑人党某受张某的邀约,以帮公司进行流水刷单为名,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手机和电话卡提供给诈骗团伙姚某(另案处理)等人用于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党某、张某最终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电信诈骗层级分明,在公安机关的大力侦办下,虽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党某、张某和姚某,但其仅是电信网络诈骗中最底层人员,负责办卡、取钱、转移赃款,被称为“车手”。
被害人的钱已被远在省外或国外的上线支取,目前损失仍然未能挽回……
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已严重危及人民的财产安全。国家重拳出击,开展针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断卡”行动,皆在打击、整治和预防网络犯罪。
景谷县检察院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严厉打击电信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传销等犯罪,加大法制宣传教育防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那么,到底什么是断卡行动?
“断卡”行动断的是哪些卡?
检察官带您了解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断卡”行动
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银行卡、电话卡”违法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二、为什么实施“断卡”行动
“实名不实人”,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诈骗,还会用来进行网络贩毒、网络赌博,而这些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的银行卡走账,难以追查和打击。
三、“断卡”断的是哪些卡
手机卡:包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和物联网卡。
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非银行支付结构账户(即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四、出售银行卡、电话的危害
目前,我国的银行卡属于实名制,卡内存储了很多个人信息,如果贪图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一方面,有可能被“回收人”用于洗钱、电信网络诈骗、逃税和跨境网络赌博等行为,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承担刑事责任,而且可能会面临5年内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新开立账户等惩戒措施,导致个人信用受损。
五、使用银行卡时的注意事项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应及时办理销户业务,并将卡片磁条损毁,不随意丢弃。
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
持卡人一旦发现买卖银行卡的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配合公安机关或银行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六、“断卡”行动,我们需要做什么
请身份证有遗失经历、前期电话卡或银行卡有异常情况的广大群众,一定要抽空去查询一下,看看自己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或者银行卡,并及时处理。
国家对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或支付账户的惩戒措施极为严厉,对个人影响非常深远。当前,全国开展打击力度为史上最为严格的“断卡”行动,请广大群众特别是大中专学生,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信用,不为了蝇头小利而被骗子利用,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