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山市集资诈骗这种新型犯罪像精神毒品一样威胁着保山市的经济发展,这种犯罪给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近日,最高检影视中心《检察之窗》栏目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揭秘了保山一起非法集资高达上千万的集资诈骗案,讲述该起集资诈骗案的详细过程,以及检察机关侦破此案的故事。
无力还贷,嫌犯先报案
2014年8月28日,昌宁县的一名个体工商户到县公安局报案,称自己在保山市做工程投资被骗,无力偿还债主的欠款,希望公安机关疏散堵在她家要债的人。公安人员经过处警核实,其实报案人所说的什么工程款被骗这些都是没有这回事儿,通过调查了解,发现了一些她向其他民间借贷的事实,反倒有集资诈骗的嫌疑,公安人员通过缜密侦查和提请检察院提前介入, 最终核实报案人与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共同非法集资金额高达5260余万元,1200多万用于支付利息,实际诈骗3900多万元的犯罪事实。
2014年11月,保山市人民检察院接到公安机关移送过来的一起案件,称保山市昌宁县个体工商户陈茜雅和昌宁县林业局职工鲁建富两人涉嫌集资诈骗罪,并且涉及金额重大。接到案件后,保山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立即审阅了卷宗。
保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连翠说:“我们收到案件之后,因为集体公诉的案件一定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我们收到案件之后全面审查了所有卷宗材料”。通过审阅卷宗检察官首先对三名犯罪嫌疑人有了初步的了解。犯罪嫌疑人陈茜雅,女,1983年6月出生于云南省昌宁县,汉族,中专文化;犯罪嫌疑人鲁建富,男,1979年12月出生于云南省昌宁县,汉族,大专文化,昌宁县林业局职工,与陈茜雅是夫妻关系。
2014年8月28日,陈茜雅到昌宁县公安局报案,称自己在保山市做工程投资被骗,无力偿还债主的欠款。希望公安机关疏散堵在她家要债的人。昌宁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李杰平介绍说:“在她报案后,我们首先对她的报案事实进行进一步核实。核实下来其实并没有她说的工程款被骗这回事儿,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她向其他民间借贷的事实,而且一部分人也到公安机关来报案了。通过了解,办案人员发现,陈茜雅与这些人之间都是成百上千万的借贷,而陈茜雅所说的工程项目却没有查到,侦查人员觉察到这应该不是普通的民间贷款那么简单。因为这个案子涉及的人数比较多,资金也比较大,我们首先向局领导汇报,然后请检察院提前介入,事先对这个案件进行定性。”
经过对罪与非罪的讨论,保山市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决定从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来继续调查。首先陈茜雅以个人名义集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确定了侦查方向后,办案人员对陈茜雅展开了调查。了解到从2011年到2014年期间,陈茜雅与鲁建富两人在没有经济项目,也没有实际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利用鲁建富在昌宁县林业局工作的便利,编造林业项目工程、编造经营树苗生意、以及买卖山林等虚假信息,并许给投资人每个月8分到0.15元的月息,骗取了45人的资金五千多万元。在集资初期,陈茜雅和鲁建富夫妇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拿后来骗取的资金填补之前投资者的利息,这样恶性循环,到案发时两人总共非法集资金额高达5260余万元,1200多万用于支付利息,实际诈骗3900多万元。
抽丝剥蚕,犯罪事实逐渐显露清晰
在调查陈茜雅和鲁建富的同时,借钱给二人最多的张德群家的厂房遭到了村民的哄抢。(张德群,女,1968年2月出生于云南省昌宁县,汉族,初中文化,个体工商户,曾任昌宁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她有企业,所以在昌宁县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在做核桃生意时,张德群与陈茜雅结识,陈茜雅以自己丈夫鲁建富在林业局有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为由,吸引张德群进行投资。
张德群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去向村民收购核桃,村民对她也比较信任,就采取了赊购的方式,导致了张德群欠下许多村民的货款没法兑付。村民因为拿不到货款,就纠集了一些人,去找张德群要债,要债期间发生了冲突。
办案人员根据前期收集到的证据,已经足以证明陈茜雅和鲁建富夫妇的行为属于集资诈骗罪。办案人员立即将两人逮捕到案,到案后的两个人也非常配合的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但是具体的定罪量刑,还得将两人集资的钱一笔一笔落实到证据上来。八九十人的借款,然而不是每一笔都有借条,有一些甚至是口头的借款,有借条的还可以按照借条来理清,没有借条的你就只有去应征被害人的供述,被害人的证言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要有一个印证。办案人员在梳理这些证人、证言和证据时候发现,张德群并不单单属于受害人。她在向陈茜雅投资的初期,陈茜雅都按时将利息返给了她,张德群尝到甜头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张德群到银行贷款来借给陈茜雅。她贷的这些钱,是向信用社承诺了一个虚假的目的和贷款用途,把钱贷出来以后,又借给了陈茜雅夫妇,贷了二百多万,她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陈茜雅夫妇所支付给她的高额利息。
张德群每投资一笔钱,陈茜雅都会拿出一小部分作为利息返给张德群,张德群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开始想更多的办法筹钱来借给陈茜雅。因为没有钱去向这些村民收购核桃,就采取了赊购的方式。村民对他也比较信用,把核桃卖给他之后,由张德群去负责销售,但是他在销售的过程中出于对高额利息的一个期许,一个期待,那么把这个钱借给了陈茜雅,最终导致受骗的群众越来越多。
除了以自己的核桃生意来吸引村民的借款外,张德群还将陈茜雅虚构的林木项目夸大,虚构了茶叶生意等,来吸引村民们的投资。从2011年以来,张德群骗取了39人的集资款,有二千五百多万元,最终造成实际损失一千一百多万元。
铁证如山 罪犯难辩解
张德群为获得陈茜雅林业项目投资分红的高额利益,编造投资林业项目、经营核桃、茶叶生意等虚假事实,以支付高额利润为诱饵的集资行为也构成了集资诈骗罪。
2015年4月,保山市人民检察院对该案审查终结后,将陈茜雅、鲁建富、张德群三人涉嫌集资诈骗罪向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院认为,被告人陈茜雅、鲁建富以及张德群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编造投资林业项目工程、经营核桃、茶叶生意等虚假事实,以支付高额利息、归还部分本金的欺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集资诈骗罪追究被告人陈茜雅、鲁建的刑事责任,以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追究张德群的刑事责任。
经法院审理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陈茜雅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鲁建富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被告人张德群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